各国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各国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海绵城市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追求城市人水和谐,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城市建设的重要选择。国外有很多较早开展雨水字眼利用和管理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法国:形态不一,提升循环
法国作为现代城市雏形起源国之一,其境内不少主要城市的排水、防涝以及雨水循环处理的设计思路各具特色,形态不一。这些不同的地表水处理体系如同海绵一般,即使得城市免受了内涝之苦,还提升了循环利用率。
巴黎的水循环系统堪称世界范围内大都市中的典范。1852年,著名设计师奥斯曼主持改造了被法国人誉为“最无争议”并基本沿用至今的水循环系统。奥斯曼的设计灵感源自于人体内部的水循环。他认为,城市的排水管道如同人体的血管,应潜埋在都市地表以下的各处,以便及时吸收地表渗水。城市的排污则如同人体排毒,应当使污物沿管道排出城镇,而不是直接倾泻于巴黎的塞纳河内。奥斯曼的这一设计理念避免了巴黎市在暴雨时的地表径流量大幅增加,缓解了瞬时某一地域的排水压力。
法国的另一座著名城市里昂的水循环处理则因地制宜,充分借助了自然的力量,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水循环系统。里昂市位于法国的素恩河与罗纳河交汇处,虽然水资源较为丰富,但里昂的水务管理者仍不愿放弃对雨水的利用,并为此做出了极其细致的工作。首先,里昂市区内各个社区收集的雨水被纳入到了城市一体化的水循环系中,由当地政府负责对水质进行统一监测与管控,其次,里昂市政府将本市各处的道理规模,土壤类别与地型走势等信息进行了统一梳理并公示,任何市区内新的建筑项目均需要考虑到这些基本信息,将雨水管理纳入设计规划中,并接受当地政府的查验考核。
英国:源头入手 一举两用
近年来,英国政府愈发重视国内水资源短缺问题,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提升伦敦等大城市的市政排水能力,英国政府积极鼓励在居民家中,社区和商业建筑设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以从根源上解决这两大问题。
一直以来,英国政府都在采取立法手段,通过《住房建筑管理规定》等法律规定,间接促进家庭雨水回收系统的普及。在2006-2015年建,英国政府针对新建房屋设立1到6级的评估体系,要求所有的新建房屋至少达到3级以上的可持续利用标准才能获得开工许可,而其中最重要的提升等级方式之一就是建立雨水回收系统。2015年之后,英国政府为更有针对性控制水资源利用效率,直接要求单一住房单元的居民每天设计用水量不超过125升才能获得开工许可。这一规定也要求开发商和居民加积极地在家中建立雨水回收系统。
在重视家庭雨水回收利用的同时,英国也在大力推动大型市政建筑和商业建筑的雨水利用。当前大伦敦区最为典型的就是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园内主体建筑和林地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回收雨水和废水再利用等方式,这一占地225公顷的公园灌溉用水完全来自于雨水和经过处理的中水。此外,公园还将回收的雨水和中水供给周边居民,使周边街区用水量较其他类似街区下降了40%。
德国:高效集水平衡生态
得益于发达的地下管网系统,先进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和规划合理的城市绿地建设,德国海绵城市建设颇有成效。
德国城市地下管网的发达程度与排污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城市都拥有现代化的排水设施,不仅能够高效排水排污,还能起到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德国首都柏林为例,其地下水道长度总计约9646公里,其中一些有近140年历史,分布在柏林市中心的管道多为混合管道系统,不妨碍市内地铁及其他地下管线的运行。而在郊区,主要采用分离管道系统,即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不同管道中进行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水处理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瑞士:雨水工程民众参与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可谓是世界上最节省的国家之一。瑞士虽不确实,但瑞士政府一向提倡节约用水,鼓励民众在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
20世纪未开始,瑞士在全国大力推行“雨水工程”这是一个花费小,成效高,实用性强的雨水利用计划。通常来说,城市中的建筑物都建有从房顶连接地下的雨水管道,雨水经过管道直通地下水道,然后排入江河湖泊。瑞士则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在原有的房屋上动了一点儿“小手术”在墙上打个小洞,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的储水池,然后再用小水泵将收集到的雨水送往住房屋各处。瑞士以“花国之国”著称风沙不多,冒烟的工业几乎没有,因此雨水比较干净。各家在使用时,靠小水泵将沉淀过滤后的雨水打上来,用以冲洗厕所,擦洗地板,浇花,甚至还可用来洗涤衣物,清洗蔬菜水果等。
如今在瑞士,许多建筑物和住宅外部都装有专用雨水流通管道,内部建有蓄水池,雨水经过处理后使用。一般用户除饮用之外的其他生活用水,用这个雨水利用系统基本可以解决。瑞士政府还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这种节能型房屋,从而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节省了不少水资源。
新加坡:疏导有方标准严格
新加坡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热带岛国,其最高降雨量在近30年间呈持续上升趋势,却鲜有城市内涝的情况发生。雨季时,虽每天都有数场“说来就来”的瓢泼大雨,但城市内均未出现明显的积水和内涝。这一切要归功于设计科学、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统。
首先,预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新加坡通常在进行地面建筑的建设之前,会事先规划和设计好该建筑的地下和地面排水系统,因此每一栋建筑,包括人行道,马路周边都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排水渠。这些排水渠与城市的主要排水系统相连,形成了遍布全岛的城市雨水收集,排放网络,保证了大量雨水能够及时,快速地排出。此外,在新加坡的地下主排水管道内均安装有电子监控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可实时监控管道内的情况,如管道内水位,;流量,以及是否有垃圾阻塞问题等,以便及时处理。其次,加强雨水疏导,建立大型蓄水池,经由城市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到的雨水最终将汇入新加坡城市周边的17个大型蓄水池,而这些大型蓄水池也是新加坡解决雨水疏导和城市内涝问题的关键所在。再次,建立严格的地面建筑排水标准。为确保在雨量激增情况下,能够将雨水及时排出,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数次修订和提高地面建筑排水系统标准,要求所有新建筑物必须提高防水门槛的高度。
韩国的首尔在过去60年间经历了急速的城市化进程,在跨入国际一流大都市行列的同时,也染上了区域性水循环恶化等“都市病”在这一时期,首尔地区的地表不透水率增长了6倍,降水排水越来越多地依赖人工排水设施,削弱了自然水循环能力。为改变这种局面,首尔市政府于2013年19月底发布了《建设健康的水循环城市综合发展规划》从提高地表的渗透性入手,提升土地自身的蓄水能力,将首尔市打造成“让水可以呼吸的绿色城市”。
为此,首尔市提出了五方面的解决方案:一是以政府机关为先导,改善地表透水状况。首先在沥青,花岗岩覆盖的道路两侧修建绿化带,同时使道路地形便于雨水的自然渗入,分阶段地将路边人行道和停车场的不透水地砖更换为透水地砖。二是引导城市拆迁改造工程优先考虑水循环恢复。首尔市规定,未来针对老旧小区的拆迁改造工程在设计审核阶段,主管部门必须首先和水循环管理部门对方案进行事先商议,有效降低城市开发对自然水循环影响。三是扩大雨水利用设施的普及率。首尔市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积极通过媒体宣传雨水的利用价值,引导市民提高水循环意思,提高雨水在城市农业和景观中的使用率。四是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水循环城市建设。首尔市选定几个生活小区进行水循环改造,包括铺设透水地砖,建造雨水花坛,设置雨水收储设施。五是加强水循环技术研究和制度建设。包括水循环的实地监测体系,水循环技术和改造模型的研究。
今年入汛以来,不少地方连降暴雨,多个城市重启“看海模式”,上演“水上漂”。罪魁祸首就是城市无限制硬化,“不吸水”水没有“去处”城市基础设施在大雨面前不堪一击,地下管廊建设要补的“欠账”太多,重地表,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的城市病,在自然灾害面前暴露得更为突出,城市看海已不再成为新闻,已尴尬地成为“习以为常”。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大概有154个城市发生内涝,出现城中“看海”现象。而与此相反,我国大部分城市缺水现象又日趋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边是水资源干涸,一边是城市内涝。如何破解这个城市水危机的良药。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力争让城市内70%的降雨,就地得到消纳和利用。